华体会-善恶终有报!爆冷出局又被嘲讽,张本智和为全家移民日本付出代价
文|祁言
前言
在体育世界里,胜利与掌声往往相伴而生,但对某些运动员而言,声名与争议却如影随形,张本智和这段时间可谓是风光无限,在横滨赛上赢了王楚钦,笑的嘴都合不拢了。
但张本智和怎么都没想到,仅仅几天时间过去,他的辉煌就变成了过往云烟,在最新的瑞典大满贯比赛中,被寄予厚望的他爆冷出局,连8强都没进。
而在比赛结束后,对于爆冷出局的张本智和,网友在评论区中非但没有安慰他,反而全都是在冷嘲热讽,这究竟时怎么回事呢?张本智和都做了什么?
瑞典比赛爆冷出局
就在8月21日,瑞典大满贯男单十六强赛如火如荼的进行,世界排名第四的张本智和站在球台前,对面是他的老对手,来自韩国的运动员安宰贤。
从青少年时期开始,两人就在各大赛场上针锋相对,彼此的打法早已烂熟于心,在比赛开始前,无数球迷都对张本智和寄予厚望,毕竟他刚在横滨赛上赢了王楚钦。
展开全文本以为这一次瑞典赛,张本智和能够一鼓作气,冲进决赛拿到冠军,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,张本智和从比赛开始,状态就有些不对劲,首局完全找不到节奏。
安宰贤轻松取得5比1的开局,最后以11比8的成绩拿下开门红,好在第二局的时候,张本智和迅速调整状态,凭借连续得分以11比4扳回一城,似乎找回了感觉。
关键的转折出现在第三局,双方激战至6平后,安宰贤突然加速,连得3分拉开差距,最终11比7再下一城,此时张本智和已经丢了两分,心里非常有压力。
第四局,背水一战的张本智和开局气势如虹,5比0的领先让人以为他要强势反击,可惜好景不长,他竟然连续浪费5个局点,最后才以11比9险胜。
决胜局成了整场比赛的焦点,当比分来到8比10时,张本智和两次向裁判投诉对手违规,结果都被判定无效,这彻底打乱了他的节奏,安宰贤趁机11比8锁定胜局。
就这样,张本智和爆冷出局,而这也为日本队在瑞典站画上了一个惨淡的句号,因为在他出局前,另外两位日本队员也相继倒下,这意味着日本男单已经全军覆没。
有网友注意到,结束比赛接受采访的张本智和,脸色有些不太好,接受采访时不停地咳嗽,意思是有咽炎,或许也是因为身体不适,这才影响发挥,导致输掉比赛。
不过,面对这一情况,评论区网友却并没有关心张本智和,反而是在冷嘲热讽,而之所以会这样,也是和他之前的种种行为有关。
比赛人品遭质疑
就比如在刚刚结束的横滨赛上,张本智和虽然拿下了冠军,打败了中国运动员王楚钦,可是却输了口碑,无数网友都质疑他是“胜之不武”,利用小聪明来干扰对手。
据了解,在那场和王楚钦对战的比赛中,张本智和以3比0的巨大优势领先,但紧接着,王楚钦调整状态,接连扳回两局,这也让比赛气氛骤然紧张。
而在最为关键的第六局比赛中,王楚钦状态正好,张本智和却突然示意腿部不适,请求了医疗暂停,有网友指出他“医疗暂停”时长超过了七分钟,远超常规限制。
并且,还有网友表示,张本智和在暂停期间,不仅接受了腿部按摩,还与场外教练进行了长时间的战术交流,这种行为被普遍认为严重打乱了对手的比赛节奏和火热手感。
“医疗暂停”结束后张本智和重返赛场,以4比2的总比分赢得了那场比赛,而在赛后采访的时候,张本智和解释称,自己暂停是因为起身时膝盖不慎扭伤。
但这个说法并未获得广泛认同,反而引来更多质疑,有不少网友都认为,在高水平对决中出现如此超长的医疗暂停极为罕见,并且确实对赛局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。
更让舆论哗然的是,之前他的妹妹在一场比赛中以2比3输给了同国选手,而那位对手也曾使用医疗暂停,张本智和就公开指责对方使用暂停不合规。
甚至他还宣称自己“拼到抽筋也不会用暂停”,然而,对战王楚钦时,他却用了医疗暂停,还获得了冠军,这种前后矛盾的“双重标准”,让他彻底陷入了舆论的被动。
再次引发舆论风波
如果说战术选择尚存争议空间,那么他在赛场上过于张扬的情感表达,则直接损耗着他的公众形象,张本智和标志性的“嘶吼”几乎贯穿了他的每一场比赛。
这种本可以作为自我激励的方式,因其极高的频率和穿透性的音量,被外界普遍视为“体育界的噪音”,这种呐喊不仅可能干扰对手,也让国内外众多观众和媒体感到不适。
而他的庆祝姿态同样充满了争议,在某次比赛中,张本智和击败立了中国对手,他激动地对着看台大喊,并掀起球衣露出上身,单手握拳竖起一根手指。
由于庆祝时间过长,他错过了与对方的中国教练握手的时机,因为王皓早就站了起来,在原地等待握手,结果他一直在庆祝,导致王皓只能先去和队员进行赛后复盘。
就在王皓和队员进行交流时,张本智和终于结束庆祝,开始和裁判、教练等人握手,轮到王皓的时候,对方只是轻微转身,随后就扭头和队员继续说话了。
这样的举动让张本智和非常生气,他一直对着王皓指指点点,回到座位后还向教练告状,声称该教练不尊重他,而这种行为被批评为缺乏体育风度。
全家移民日本
而除了以上这些舆论外,张本智和身上最大的争议,那就是全家移民日本了,也是因为这一层原因,导致网友们对他的态度十分微妙,甚至是在他比赛失利时冷嘲热讽。
张本智和的父亲曾是四川省乒乓球队队员,在国内全运会上获得过双打铜牌,母亲更是前中国国家队成员,曾与乒坛名宿邓亚萍并肩作战。
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,张本智和两岁便开始接触乒乓球,在父母严格的专业指导下,展现出惊人天赋,但中国乒坛从不缺天才,张本智和想要进国家队,那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。
1998年,他的父母为寻求更好的发展,也为了让孩子拥有更广阔的舞台,他们选择移居日本仙台转型为教练,更是在2014年加入了日本国籍。
那一年,张本智和年仅11岁,这个决定确实为他铺平了道路,在日本相对人才匮乏的乒坛,他迅速崛起,接连创造了多项最年轻参赛和夺冠纪录,很快成为日本乒坛的核心人物。
然而,父母当初为他规划的职业捷径,也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舆论包袱,尽管加入了日本国籍,他身体里流淌的中国血液,让他始终被贴着“归化球员”的标签。
这种身份的撕裂感,体现在他生活的细微之处,张本智和在接受采访时,会不自觉地讲出一口流利的普通话,但在赛场上,他却必须为日本队拼尽全力。
每当与中国选手对阵,无论输赢都会引来争议,输了的话被日本球迷骂“技术不过关”,赢了的话被中国球迷骂“叛徒”,张本智和常常两边都不讨好。